家人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有转账记录能追回被骗的钱吗)
由于容易轻信他人,防范意识不高,易落入亲情、迷信、小便宜等原因,中老年人一直是骗子青睐的对象。 10月30日,山西省公安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警情提醒。据统计,中老年人(45岁以上),占电信诈骗受害者总数的六成。如何教你家中的父母及长辈防范诈骗,已经成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件事。
为什么中老人屡屡受骗
“骗子诈骗中老年人,主要是选择白天打电话,白天家里只剩下老年人,这个时候行骗最易得逞。”警方介绍,总结目前掌握的相关案情,有的骗子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改成110,就更具有欺骗性,老年人更容易相信。而且,骗子通常会在电话里吓唬老年人,说因涉嫌犯罪事情重大,不能告诉任何人。在此过程中,多数老年人都会听从,从而让骗子牵着鼻子走。很多老人一生的积蓄被骗光不说,甚至还欠了外债。 分析中老人易受骗原因,民警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过分相信“权威”。在众多诈骗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老人容易盲目相信别人的说法,特别是“权威专家”的言论。“专家”往往会讲一些中老年人没听说过的专业知识,让家中的老人们觉得问题很严重,不听“专家”的不行,并利用这一点实施诈骗。
第二方面,重视面子。老人通常比较心软,骗子通过嘘寒问暖,给予小恩小惠,让老人觉得“别人对自己这么好,不买人家的商品心里过意不去”。在以往的案件中,甚至出现骗子被警方抓获后,老人明知自己上当,还要向警方求情的事件。此外,还有一些老人觉得大家都买了,自己不买会被笑话,结果上当受骗。
第三方面,信息来源闭塞。大部分老人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有限,对一些新鲜事物抱着好奇的心态,担心自己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当骗子用“高科技”等骗术行骗时,容易得逞。
五类骗术盯紧中老年人
据统计,目前高发的电信诈骗有10多种形式,包括冒充政法人员、网上购物、盗QQ、征婚、虚假中奖、“猜猜我是谁”、无担保贷款、称家人被绑架、冒充亲属称嫖娼被抓、代炒股票理财、冒充军人购物诈骗等。在这10多种电信诈骗中,5类骗术诈骗的目标主要是中老年人。
第一类是冒充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政法工作人员诈骗。骗子打着“银行卡透支,涉嫌贩毒、洗黑钱”等旗号,通常诈骗的数额巨大。
第二类是“医保卡透支”诈骗。今年这种骗术又翻新,骗子谎称受骗者用医保卡购买违禁药品,医保卡被停用,涉嫌犯罪,让受骗者把全部财产汇到安全账户接受调查。
第三类是网络购物诈骗。
第四类是谎称绑架诈骗。骗子称受骗者的儿子、女儿、侄子等被绑架,让其赶紧汇款救人,并且不让报警,这种骗术也屡屡让中老年人中招。
第五类是冒充亲属称嫖娼被抓诈骗。骗子称在外地因嫖娼被抓,不敢告诉家人,向受骗者求助,要求汇款。
子女应给予中老人更多关心
如何避免家中老年人成为骗子的“目标”?采访中,多名参与办理此类案件的一线民警都提到了“关心”二字。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子女们给予老人的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此类案件的发生。以往案例显示,孤独感强的老人,因为精神空虚更易受骗。
据介绍,由于中老年群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年纪大、警惕性较差,犯罪分子比较容易得手。根据全国老龄办和公安部此前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主要包括老年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下降 ,难以识别花样不断翻新的骗术,以及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不够。我国城乡老年家庭空巢率超过50%以上,大中城市达到70%以上。许多老年人独居空巢,子女又长期不在身边,感到心里空虚,迫切需要交流,容易被乘虚而入的骗子用花言巧语蛊惑。
在此,警方在加大对此类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在平时里,应当多与老人多沟通,最好是以案例说法,提高老人的辨别能力。此外,应给予老人更多陪伴和关心。
此外,针对以中老年人为目标的行骗手段,警方也总结了6字“防骗口诀”——“不听、不信、多问”,不听花言巧语,不信天上掉馅饼。
老年人如何防止电信诈骗?
警方总结,十招让老人不上当。
第一招:子女平时多给老人讲防骗常识。
第二招:老人接到非正常号码的录音电话,或者南方口音电话,说你银行卡透支、医保卡停用等涉嫌犯罪,一定要警惕,最好立即挂掉电话,以防抵不住骗子吓唬被骗。
第三招:不要把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和密码轻易透露给打来电话的陌生人。
第四招:骗子可以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改成任意号,即便来电显示是110也不要轻易相信。因为110是报案和求助电话,不会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说你涉嫌诈骗的。
第五招:公安机关办案,需要向当事人询问情况,必须见到本人,出示警官证,当面做询问笔录,绝对不会通过电话让当事人汇款。
第六招:涉及汇钱的事,一定要先跟儿女,或亲戚、邻居说说,或咨询银行工作人员,或拨打110问问。千万不能听信骗子的话,不跟任何人说,因为骗子就怕有人点醒你,所以才吓唬你。
第七招:电信、银行、公安、法院、检察院、社保局等单位的电话各自是不同系统,不可能互相直接转接。如果对方不让你挂电话,说给你转到公安局,或法院、检察院,一定在骗你。
第八招:如果对方说要检查你的钱财是否合法,让你把你的钱全部汇到一个公共安全账号,更不要相信,所谓的“安全账号”,其实就是诈骗团伙的账号,记住只有自己的账号才是最安全的。
第九招:骗子说你打到“安全账号”的钱,证明没有问题后,还会给你打回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十招:如果对方让你查当地的114,看对方给你打的电话是否是当地公安局或者检察院的电话。你查询后,一看来电显示,果然是当地公安局或检察院的电话,你也不要相信,因为对方可以使用一种软件,轻易实现这一点。如果你真的信了,你可以给你查到的电话打过去,或者打不通,因为犯罪分子怕你打通会做手脚;或者就是真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的人接的电话,那么一切也就真相大白了。
采写、编辑:辛戈
本微信号中山西晚报记者采写的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晚报山西头条,并注明微信公众号sxwbsxtt,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
加关注的朋友,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山西晚报政经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山西头条(sxwbsxtt)”,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推送重磅新闻、新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