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拍被骗了怎么骗回来(网拍接单平台)
网络安全进校园
近期,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其实,网络安全与我们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就让小江江给你们科普一下关于网络安全的小知识吧~
五类常见的微信诈骗
一.利用代购诈骗。
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待顾客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要求加付“关税”,顾客钱付了,但再也收不到货品了。
二.利用二维码诈骗
诈骗者以给顾客返利或降价为诱饵,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
三.盗号诈骗
诈骗者冒充家人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四.点赞诈骗
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送到微信平台,一旦所收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人们的真实个人信息。
五.微信假公众账号诈骗
诈骗者喜欢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账号,然后进行诈骗。
九种消息千万别发
微信群已经开始立法,规范管理。任何发言都要担当法律责任,尤其是群主,所以请群里的伙伴们今后发微信一定要注意~
政治敏感话题不发
不信谣不传谣
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
涉黄、涉毒、涉爆等不发
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
军事资料不发
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视频不发
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三个案例小故事
案例一:远程协助——骗!
案例介绍:今年6月14日,陈某在一家淘宝网店购买一台42寸标价2003元的电视机,但因操作失误多付了2003元。因退款心切,在客服的要求下,陈某加了对方QQ,让对方远程操控自己的电脑“帮助退款”,结果被对方分7次转走6万余元。
提示:千万不要让陌生人远程操作你的电脑。因为一旦启动远程操控,任何人都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控制你的电脑。另外,淘宝交易需要加QQ沟通的,往往是诈骗。
案例二:钓鱼链接——骗!
案例介绍:今年4月15日,小邵在一家淘宝网店看中一辆摩托车,与店家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决定以4000元的价格达成交易。小邵拍下宝贝后,店家称淘宝上无法修改交易价格,另发了一个支付链接。小邵通过该链接打款后,店家就失去了联系,小邵这才发现被骗。
提示:小心别中钓鱼链接的招。网络购物付款时,务必仔细核对网址,认清购物网站的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案例三:诱取信息——骗!
案例介绍:今年4月29日,小益在淘宝店买了一件衣服。隔天,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人加小益QQ,以订单异常为由,发了一个链接让小益登陆办理退款。小益点击链接并按要求输入了账号、姓名、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随后账户里的2000多元就不翼而飞了。
提示:务必保护好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当对方试图索取密码、手机校验码等信息时,十有八九是骗子,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透露。
五大法则保护个人信息
一.电脑定期杀杀毒
给自己的电脑安装杀毒软件,不要让电脑“裸奔”。
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定期杀毒应该养成一种习惯。
二.云端储存要当心
勿把个人敏感照片、数据上传到云端。
启用“两步验证”,在登录时提供密码并通过短信或邮件接收验证码。
及时检查云端备份的数据,而不仅仅在设备上删除。
三.网站注册少填隐私
在网站注册账号时,只填带*的必选项,尽量提供最少的信息。
最好不要在陌生网站随便注册账号。
网站浏览时,不要随意点击弹出窗口。
四.手机银行安全用
根据自己的交易习惯,设立适当的转账额度。
每次登录时要仔细核对欢迎信息是否相符或上次登录时间是否正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退出。
更换手机号码后,及时修改银行绑定的信息,避免原手机号继续使用手机银行功能。
五.公共场所别"蹭网”
关掉共享,不要自动连接WiFi网络。
尽量不使用陌生WiFi网购。如非要登录可使手机切换至流量网络。
最好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购物、支付。
尤其要特别警惕同一地区有多个相同或相似名字的WiFi,尤其是名称中带free、无密码无身份验证就能连接的WiFi。
(图文来自于网络)
编辑:何艾星
审核:张保川 徐崇君 李 雪 董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