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100万可以追回吗(网络诈骗100万可以追回吗)
近年来,“猜猜我是谁”“冒充公检法人员”“发送带木马病毒短信转走财产”等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已成为全社会的公害痼疾,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对此,我区警方果断“亮剑”,对症施治,及时有效地开展打击防范,取得了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破案有了新突破的成效。
警方“亮剑”
成立专业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针对社会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突出的现象,区公安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在刑警大队专门成立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业中队(下称“专业队”),专门从事预防、处置、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16年,专业队共刑拘电信诈骗嫌疑人23人,逮捕12人,起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8宗,起诉跨区域系列团伙案28宗,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团伙6个,追缴和止付涉案资金约100万元。
警方提醒:
春节后几类电信网络诈骗可能高发
近期,我区警方针对春节长假过后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进行汇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够认真识别,提高警惕,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以及财产损失。
1
冒充运营商客服
春节期间,大家都接到不少拜年电话和祝福短信。节日过后,骗子抓住这个时机,冒充运营商客服人员,谎称节日期间系统出错,多扣了用户的话费,将予以退回。当事主同意后,骗子要求事主提供账号和密码。事主一旦轻信,账号和密码就会被骗子掌握。
防范建议:假冒运营商的电话往往和正规运营商电话相似,只在某个数字发生改动或多一个“0”。运营商如要退还话费会直接充入手机,不会向市民索要账号密码。
2
刷卡消费
“您xxx号银行卡消费xxxx元。”这种消费诈骗短信在节后很常见,因为很多人会在春节期间外出刷卡消费。骗子通常会群发短信,假称受害人银行卡有大额消费,可能是银行卡被盗刷,或者个人信息被盗用。然后冒充银联中心工作人员及公检法人员连环设套,要求事主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诈骗犯罪。
防范建议:包括“公检法”机关在内的任何单位都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电信网络诈骗。骗子通常使用改号软件来显示相关单位电话号码,市民需要通过正规查询渠道查询电话,并拨打相关单位的官方电话来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3
冒充熟人领导
春节前后不少人将同事好友拉进微信群进行拜年祝福、互发红包,这就让骗子有机可乘了。骗子通过窃取个人信息进行角色扮演,骗取事主信任,再修改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事主微信好友,随后添加事主微信,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要求事主转账。甚至有的骗子在伪装成公司领导后,还会用多个账号伪装成该公司员工,随后将事主拉进这个所谓的“工作群”,以此获取事主信任。
防范建议:骗子伪装的“公司工作群”诈骗方式迷惑性极强,事主看见有众多公司同事在群内,加上这些伪装的“同事”正在一本正经地聊工作,让人一时无法辨别真伪,极易上当受骗。市民汇款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
3
恭喜你中奖了
中奖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老桥段,但常常能“掳”走钱财。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后,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的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谎称事主春节期间中了大奖,事主一旦联系兑奖,骗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骗子假冒电视栏目或者机构之名,通过群发信息的方式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一旦有人点击信息里的网页链接,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就会被骗。天上不会掉馅饼,收到所谓中奖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到不信、不理、不汇款。
5
你有未领取的快递
春节前后不少快递公司都未正式营业,骗子看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事主有未领取的快递,以此套出事主的个人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诈骗。骗子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冒充民警,说快递里有毒品、伪造身份证等,因办案需要对事主资金进行保护或核查,要事主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中去。
防范建议:快递如今成为骗子青睐的诱饵,接到这类电话,事主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进行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咨询,或者拨打110报警。
“
警方还提醒,为了更好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市民要做到“三不一要”“六个一律” “八个凡是”,同时,广大市民在接到陌生电话或不明短信、微信时等应多留个心眼,因为所有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归根结底都是想要骗取事主的钱财,因此市民在接到陌生电话要求转账时,应将情况及时告知亲友或报警求助。
”
相关链接:
“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不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要及时报案,万一本人或亲友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
“六个一律”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资金审查”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都是诈骗;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来源:从化新闻社
声明:所有权归原作者
编辑:利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