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被骗了九百怎么办(网上被骗九百多元报警有用吗)
骗术一:假冒公检法
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到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巨大损失。
提醒:
·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
·逮捕证由警方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询到。
·公检机关从未设立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安排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到“安全账户”
骗术二:冒充熟人诈骗
通过非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朋好友额手机号码,社交账户和密码掌握受害人的信息从而骗取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
提醒:
·凡是涉及到亲朋好友转账的,一定要通过视频,或者是通过电话,取得联系,核实了身份再考虑转账。
骗术三:利用伪基站实施诈骗
使用伪基站,冒充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给受害人,以账户里的几分兑换奖品等理由诱骗受害人点含有木马的病毒连接,一旦链接犯罪分子可能会在后台获取用户账户和密码,从而转空账户里的所有资金。
提醒:
·当提到银行“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里面含有链接的,要通过银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和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里面的链接。
骗术四:兼职诈骗
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平台刷的消费记录后,将返回本金和支付佣金。受害人完成前几单任务后很快就会得到回报,而当做更多的任务时,骗子就会和受害人切断联系就此消失。
提醒:
·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高回报”“先垫付”等兼职活动,不要请没有留固定的电话和固定的地址的广告。
骗术五: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诈骗主要有三种:
①:“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
②:声称能通过培训能提高综合能力,夸大培训技校,诱骗学生贷款支付学费。
③:与兼职诈骗联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成为校园“销售代理”。贷款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按时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成承受的债务和压力。
提醒:
·申请贷款和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偿还。
·关乎自己的自身安全和资金安全,要多方面求证,不要轻信他人的一面之词。
·不要透露个人信息,甚至将身份透露给他人使用。
·发现危险,立即报警。
骗术六:考试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的信息,有针对得发送短信或者邮件,声称“提供考题”“改分”“办假证”等诱导考生转账
提醒:
·漏题,改分,改档案,伪造假证等行为本就就是违法的,请坚持自己实力说话。
骗术七:名族资产解冻骗局
编造名族资产秘密流露海外的故事,声称国家委托海外资产解冻,号召受害人缴纳手续费或资料费,称成功后没人可以拿到高额的补助。
注意:犯罪分子还会编造所谓“养老”“扶贫”等噱头吸引实施资金诈骗。
提醒:
·受害人多为中年人,他们远离社会舆论,缺乏辨别诈骗能力?年轻人要及时表达安全意识
·留意父母长辈的网络支付使用情况,保障财产安全,及时主损。
骗术八:投资返回诈骗
标榜具有还在背景,从事的行业能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让投资着尝到甜头,继续追加投资后,将血本无归。
提醒:
投资理财钱,要对所投资项目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
.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慎被骗。
骗术九:保健品购物诈骗
假扮医疗机构顾问,专家,以老年人"问诊"为名夸大其病情,再以会员登记,免费体验,国家补贴,中奖等噱头诱骗客户购买各类"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是劣质产品,成本低却以高价出售。
提醒:
·经常给中老年人说一些老人被骗的钱财例子,让他们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销,一旦发现,受骗后报警。
骗术十: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犯罪分子获得受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进行敲诈。
提醒: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想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词。
赖匠酒业·特别提示
就业欺诈成为传销犯罪分子的新变态,传销组织瞄准大学生,涉世未深急需工作,发布招聘信息,以高薪为幌子骗取受害人的钱财,控制人生自由,通过暴力胁迫受害人参与传销。
提醒:
·找工作选择正确的渠道。多方核实单位资质,留意面试点,谨慎填写合同,一旦发现危险,立即报警哦!